冲破计划枷锁
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相对滞后。若要推进项目,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获得“计划指标”,并且必须被列入“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指标名录中。在这种条件下,“西岗开发公司”的领导面对重重困难,并未选择放弃,而是认识到只有突破现状,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公司的发展。
面对重重挑战,企业负责人坚信“只有开拓,公司才能发展”,即便国有公司不愿承接某些项目,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勇敢地踏上了商业探索之旅。
勇接烫手项目
创业初期,他接手了一个政府半途而废、觉得麻烦因而放弃的项目。尽管这个项目是由政府转交给他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遇到了不少难题。为了改造这个项目,每平方米的成本要达到1200元,而要想实现盈利,售价至少要达到1500元每平方米。
即便这样,他毫不犹豫,坚信动动脑筋就有解决之道。为了达成盈利目标,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创业征程,大胆地抓住了旧城改造的商机。
谋求启动资金
项目由政府移交,政府决定由一家国有银行提供2000万作为启动资金。当时要拿到这笔贷款非常不易,毕竟我们是民营企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并不愿意接待。我们经常前往银行,常常在走廊里一站就是一整天。
历经多次尝试却束手无策之际,有人提出发行债券的方案,并保证会有收益。这反映了民营企业在创业早期资金筹集的困境,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来筹集启动资金,进而启动商业项目。
关注员工医疗
当时,民营企业的员工在生病时可能会遇到无钱医治的困境。公司支付了员工的医疗费用后,企业主开始考虑如何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障,并思考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
他察觉到众多员工频繁生病,同时预见到未来员工年龄的上升,这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因此,他着手寻找一种既安全又能带来长期现金流的商业模式,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和员工的长期利益。
应对诉讼困扰
头三年里,不少买下店铺的人因为经营不善、租金回报率不理想,把公司告上了法庭。公司成了222次被告,尽管只败诉了两次,但这还是让公司忙得不可开交。
日日被诉讼缠身,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打理生意。客户对回报率有明确要求,介于10%到20%之间,若未达到这一标准,便会提起诉讼。这样的状况对初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和压力。
开拓新兴市场
当时大陆电影票房总额不足10亿,同事们都持反对意见,觉得即便利润达到20%,也只有2亿。尽管大家反对,但企业领导仍旧决定坚持。
他觉得现在市场不大,可是一旦带头推广并吸引更多人参与,行业规模就能增至80亿、800亿,那时就有盈利的可能。这种远见卓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各位读者,创业路上,您认为精准的商业洞察力更为关键,还是敢于挑战的胆识更为关键?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给我们点个赞,并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