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的金融市场,价值投资备受瞩目,而基金如何有效管理资产以提升投资者收益同样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将深入分析常远的投资观念,探讨价值投资的核心要素和基金组合管理的关键点。
回归股票本质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关注股票的基本属性。股票的收益来源于企业盈利的持续提升。企业盈利的提升并非仅仅是账面上的数字变动。以腾讯这类互联网公司为例,它们在初期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如免费提供即时通讯服务来吸引大量用户,随后通过游戏、广告等业务实现了盈利的迅猛增长。从长期现金流折现的角度来评估企业价值,这才符合价值投资的原则。这表明投资者应当深入探究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关注股价的短期波动。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例,尽管股价偶尔会有所回调,但由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如iPhone等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确保了未来稳定的盈利现金流,因此在价值投资者看来,其价值始终较高。
我们还需注意到,不同公司间在盈利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这种盈利能力与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市场竞争的门槛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一家老式的纺织公司可能利润不高,这是因为它的市场门槛较低,容易被后来者轻易进入。而反观一家制药公司,一旦研发出一种特效药,就能通过专利建立起较高的市场门槛,进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久期错配问题的解决
基金组合需关注解决久期不匹配的问题。投资者通常期待资金能保持一定时间,然而,投资项目的实际回报时间可能与预期不符。在实际投资中,不少投资者渴望快速获得收益。然而,某些投资项目的回报周期较长。比如,对新兴科技企业的投资,初期可能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可能需要经过多年才能实现盈利。
基金经理需在投资者对短期收益的追求与长期价值投资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例如,在基金组合中,可以适当配置一些短期债券来满足流动性的短期需求,同时也要配置一些具有良好成长潜力的股票,以期实现长期的收益。如此一来,当市场出现波动时,投资者不会因短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感到恐慌,从而可以持续积累长期的投资收益。
兼顾收益与体验
常远的理念中,对投资者的同理心十分突出。他强调,在追求产品收益的同时,提升持有体验至关重要。现实中,许多投资者一旦基金收益不佳,便急于赎回,这正是由于持有体验不佳所致。优秀的基金经理应当使投资者在市场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时,都能保持信心,安心持有。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那些能够及时调整投资组合、与投资者保持良好沟通的基金,损失相对较小,并且成功维系了投资者的信心。
在长期投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提升投资感受。不能只看重收益,还需注意风险的控制。有些投资者可能会因为他人基金短期内涨幅大而转投,却忽视了潜在的高风险,结果往往得不偿失。若基金经理能有效管理风险,稳步提高基金净值,投资者便能享受到满意的投資体验。
个股定价为主线
以个股定价作为投资核心,对评估企业真实价值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公司时,从盈利、成长、稳定性和资金成本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是必须的。以比亚迪为例,其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在全球新能源趋势推动下,其发展潜力巨大;在技术专利和产业链布局上,比亚迪拥有较强的确定性,使得其发展较为稳固;此外,由于其未来盈利前景看好,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因此资金成本相对较低。
每个方面都不可轻视,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正确评估一家公司股票的价值。若只关注盈利,忽略其成长潜力,就可能遗漏像亚马逊这样起初亏损但最终成为行业巨头的公司;若只看重稳定性而忽略资金成本,可能会投资那些看似稳妥实则收益微薄的企业。
公募基金的核心价值
公募基金的关键作用是确保投资者能从中获利。基金经理需妥善处理长期投资策略与资金短期需求之间的冲突。众多基金经理持有长期规划,却未充分考虑投资者对短期资金流动性的需求。确保每个时期的投资者都能真正获益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应依据市场状况,灵活调整组合中长期与短期投资品种的配比。
牛市初期,可适量提升长期投资产品占比;市场波动时,可适量配置短期防御型产品。此外,在业绩公布期间,应尽量合理分配收益,以增强投资者的收益感知。
全市场均衡策略与行业分散
以价值投资为核心,自下而上挑选优质个股,同时运用全市场的平衡策略,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在众多市场产品中实现均衡配置,有助于风险分散。举例来说,可以在多个板块中挑选有潜力的股票,既包括金融板块的价值型股票,也包括科技板块的成长型股票。
行业配置要适当分散,这一点极为关键。投资不宜只集中在单一行业,否则一旦该行业遭遇重大打击,整个基金组合可能会遭受严重损失。以过去专注于煤炭行业的基金为例,当环保政策趋严,煤炭行业陷入困境,这些基金也难以幸免。合理分散投资,就好比为基金组合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各位读者,当您接触到投资这一领域,您更偏爱长期价值投资,还是追求短期内的快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