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数字货币的热度比较高。DCEP 格外受到广泛的关注。不过,对于它能否替代现有的支付渠道,还有它与比特币等存在哪些差异等问题,人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深入了解。
DCEP 不会完全取代现有渠道
何平教授指出,“DCEP 会取代商业银行以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DCEP 不会把现有的支付渠道完全给替代掉,它只是会让人们持有货币的倾向有所提升。就像现在人们既会使用现金,又会使用电子支付一样,未来 DCEP 会成为支付方式中的一个选择。
DCEP 具备独特的优势。不过,现有的支付渠道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同时还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DCEP 更多的是与现有的支付渠道共同存在,一同去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支付需求。
数字资产与数字货币交易所区别
何平教授提到了数字资产交易所与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不同之处。数字资产交易所未来或许可以对消费、健康等方面的个人数据进行交易,而目前这些数据有很多都被企业无偿地使用。当政府把数据界定为生产要素之后,数据进行交易就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数字货币交易所主要进行诸如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交易。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的价格是由市场预期来决定的,其价格极其不稳定。然而,数字资产交易所的交易种类以及交易模式与数字货币交易所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比特币的风险与特点
比特币具备完全去中心化这一特性。大规模攻击的风险因成本高而较少出现,然而单个节点账户面临攻击的风险相对较大。在比特币的网络环境中,每个账户都是彼此独立的,一旦某一个账户遭受到攻击,用户的资产就有遭受损害的可能。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投资属性较为显著。其价格完全受市场预期的影响,波动情况很大。比如,若市场呈现出看好的态势,价格很可能会大幅上涨;倘若市场陷入恐慌,价格就会快速下跌。因此,投资比特币所面临的风险极高。
DCEP 在国际结算中的潜力
数字货币以 DCEP 作为代表,能够达成点对点的直接交易。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它能够避开被美国掌控的金融机构,其效率相较于传统的 SWIFT 更为高效。这意味着在国际交易进程中,企业和国家将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DCEP 很有可能构建起与美元体系相脱离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这对促进贸易公平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之后,或许会有很多国家和企业愿意选择 DCEP 来进行结算。
DCEP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有人担心 DCEP 会让商业银行的作用和地位受到削弱。实际上,有了 DCEP 之后,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渠道所承担的职能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更加清晰和明确了。具有财政属性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 DCEP 直接向经济个体进行发行。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实施依托于商业银行,借助市场机制来达成效果。央行能够直接运用 DCEP 开展具有财政属性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把精力都放在成为市场化货币政策的渠道方面。
DCEP 落地应用的前期工作
在 DCEP 大规模落地应用之前,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需要制定系统性的方案,此方案需符合经济学和货币学等方面的逻辑。要提前思考从哪些领域开始推广 DCEP,是先在企业端应用,还是先在个人端应用等这些问题。
需要考虑哪些机构会参与进来,还要考虑它与现有的金融体系如何实现兼容。只有把这些问题都妥善处理好,DCEP 才能顺利地展开推广,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你认为 DCEP 在未来最先会在哪些领域得到大规模的运用?要是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给予点赞并且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