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兴起在当下金融领域是一个极为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另一方面,各国央行在考量对策,目的是保障金融稳定。这其中既有值得关注的地方,也存在着挑战。
数字货币的兴起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如比特币发展迅猛。比特币诞生之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很多民众热衷于参与其投资与交易活动。伴随而来的是众多交易平台纷纷出现,交易规模持续扩大。这就如同打开了金融领域的一个特殊盒子,新的财富神话不断产生,许多人都想在这个新兴领域获取利益。这一新兴事物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传统货币概念造成了冲击,使得金融界不得不重新对货币体系进行审视。
俄罗斯的禁令
2014 年至 2015 年期间,俄罗斯出台了禁止数字货币交易的政策。在此期间,俄罗斯政府察觉到,数字货币交易中的投机行为对实体经济货币的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在俄罗斯的市场中,比特币交易中的投机者抬高物价,通过虚拟货币交易逃避税收等行为十分常见。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他们难以理解虚拟货币的风险和不稳定,容易盲目跟风参与。这使得政府认识到,必须采取强硬措施,果断禁止,以稳定本国的金融安全。
日本监管的转变
日本早期对民众比特币投资未加以管控。到了 2016 年,情况有了改变。日本召开会议并通过了《资金结算法》。因为比特币交易的泛滥,日本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交易纠纷案件。一些比特币交易平台卷款跑路的事件增多,这导致日本投资者的权益受损情况十分严重。日本政府意识到必须要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将其纳入监管,让数字货币交易所获得法律保障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国际货币属性探讨
BIS 在 2019 年 1 月发布了相关报告,对货币属性进行了探讨。这一报告有助于各国更深入地理解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各国对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理解以及监管方式各不相同,并且与一国的国情紧密相关。例如,在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他们注重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秩序所产生的冲击;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则更多地关注数字货币对本国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我国央行监管举措
我国央行在 2013 年就已发布通知,禁止金融机构参与比特币交易。2017 年,我国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8 年 1 月,我国进行了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实验性成果。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是以区块链为基础,但又和比特币不同。许多普通民众对这种数字货币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想知晓它将怎样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央行数字货币的展望
央行数字货币有双层投放体系。目前已明确在零售支付方面或许更为合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或许会对日常支付习惯产生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移动支付已经非常便捷,那么数字货币是否会更有优势?未来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还需要一定时间,然而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各位读者觉得央行数字货币今后能按计划顺利推广吗?希望大家积极点赞分享,在评论区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