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彭文生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线上研讨会:疫情对经济冲击及应对观点

疫情冲击的特殊性

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非常特别,跟一般的需求冲击不同,跟一般的供给冲击也不同,和传统经济周期波动也存在显著差别。举例来说,2020年疫情刚暴发的时候,很多国家都纷纷实施封锁举措,人们没办法正常去上班,也没办法正常进行消费。这样的物理隔离致使众多企业停工,服务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全球经济活跃度快速降低。

在疫情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刺激政策是很难发挥作用的。比如说美国,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就推出了大量的财政刺激计划,然而因为疫情的蔓延没有得到控制,人们由于恐惧而不敢消费和工作,所以经济仍然很难有起色,市场也在恐慌之中出现下跌。

恐惧情绪的影响

控制疫情有时候需要借助恐慌情绪,然而这对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市场非常不利 。2020年3月,全球股市因为疫情引发的恐惧情绪而大幅下跌 ,美股多次熔断 。投资者担心疫情蔓延会冲击企业盈利 ,所以纷纷抛售资产 。

恐慌情绪致使实体经济压力变大,企业不敢去扩大生产规模,消费者也减少了开支。就拿旅游和餐饮行业来说,大量订单被取消掉,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失业的人数也增多了。

短期冲击的深度

疫情给经济带来的短期冲击,其深度或许相当大,在停工停摆的情况下,刺激政策很难发挥功效。2020年初,中国武汉实施封城,周边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停止生产,产业链的上下游均受到影响,即便政府颁布了一些扶持政策,企业依旧面临着诸多难题。

恐惧情绪致使市场大跌,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市场处于动荡状态,大宗商品价格急剧暴跌,原油价格更是出现了负数。企业经营面临困难,这使得股票市场估值下降,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 。

政策应对的理念

短期政策需要注重人文精神以及民生,这与一般的经济刺激存在差异。疫情属于全球性灾难,它涉及到百姓的生命健康,是不能仅仅用货币来衡量的。就像中国在疫情期间,财政资金朝着医疗领域倾斜,以此保障百姓的就医需求。

宏观政策的关键在于关注民生,并非仅仅刺激需求与增长。疫情带来冲击时,许多国家向受影响的居民直接发放补贴,以此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这体现出对民生的关注。

中长期影响展现

疫情表明无接触经济有着巨大潜力,它能够促使公私部门增加对数字经济的投入,在疫情期间,电商行业快速发展,远程教育行业快速发展,远程办公行业也快速发展,像腾讯会议、钉钉这类办公软件的用户数量急剧增加。

无形资产在经济中的作用有可能增大,厂房、汽车等属于有形资产,而商业模式这类无形资产更具竞争力,一些互联网新兴企业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兴起,从而获得了大量用户与资金。

政府角色的转变

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里起到关键作用,投入了诸多资源来达成精细化管理。在社区防控方面,工作人员严谨执行各项防控举措。像北京社区的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岗位,对进出人员展开严格登记以及体温检测 。

疫情控制方面,政府作用增强是中长期的重要问题。政府在资源调配、政策制定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政府协调各方力量。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政府也协调各方力量。最终保障了疫苗的供应,以及接种的有序进行。

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改变,这使得传统改善收入分配的措施有可能失效,高端服务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中低收入阶层受到的冲击较大。比如金融、科技企业,很多员工能够居家办公,收入稳定;而制造业工人和传统服务业人员却面临失业以及收入减少的情况。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怎样更好地借助政策创新来平衡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如果你认同本文观点,欢迎点赞和分享。

作者头像
trustwallet钱包最新版本下载创始人

trustwallet钱包最新版本下载

上一篇:数字货币背景下 USDT 在美国市场的交易环境及面临挑战分析
下一篇:数字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助非计算机专业读者理解数字技术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