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开始兴起,尤其是私人的数字货币。它们虽然锚定了主权货币,但是仍然存在发行主体的可信度方面的问题。反过来再看法定数字货币,只有国家进行发行并且提供担保才是可靠的。这既是货币的本质所要求的,也是在这个全新的金融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基础。
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
我国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且以国家信用做担保的,这是法定数字货币能够保持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像曾经的比特币这类私人数字货币,其是任由算法随意发行,处于混乱状态。只有国家主体来发行,才能够运用宏观政策对数字货币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为民众的财富安全负责。在这方面,比如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由于是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所以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发行是可以控制的,风险也是可以监测的。然而,目前的私人数字货币还难以解决发行人信用不可靠这个问题。
从金融体系安全的角度来看,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主体发行,这样就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如果出现经济危机或者通货膨胀等状况,国家可以依据整体利益来进行调控,而不会像私人数字货币那样处于没有监管的状态。
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货币的关系
有些观点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国际化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然而这并非关键所在。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例,其上线后能够支持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不过,跨境支付的便利性仅仅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要使人民币数字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我国在综合国力、资本项下自由兑换以及法制等多个方面都发展成熟。就像现在,虽然有技术手段如 DC/EP 在推动,但如果没有整体实力作为支撑,就很难实现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国际化。
同时,Facebook 的 Libra 对自身加密货币进行了优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所涉及的综合国力以及背后的金融法规体系是否成熟等方面,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法定数字货币的投放问题
法定数字货币在短期内无法直接面向公众。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现状使然,倘若央行直接投放数字货币,很可能引发金融脱媒现象。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在现有的金融体系架构中扮演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现实数据显示,当下大多数的金融业务都是依托现有的银行体系来开展的,一旦打破这种既定的格局,将会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从长期角度来看,数字货币未来会向非银金融机构进一步开放。这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及其衍生业务,面临非银机构的竞争并被逐渐侵蚀。因此,在短期内,还是应当保持二元发行结构,以保护现有的金融体系平衡。
法定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与现金替代作用
法定数字货币有央行作背书,它的安全性比商业银行的现金还要高。以前人们对现金的信任是基于商业银行的信誉担保,如今法定数字货币有国家信用来替代商业银行信用。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它对现金的替代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大家携带现金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而当法定数字货币完善并普及后,这种现象只会进一步增强。
然而要留意完全以电子支付替代现金之后或许会引发的一些社会方面的问题,像部分老年人以及处于偏远地区的人群对电子化支付方式不太适应。
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的影响
法定数字货币对现行货币体系影响极大。在现金逐渐兑换为数字货币的过程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快了,人们对持有现金的需求减少了,这就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准备金需求的减少。然而,由于数字货币需要 100%缴纳准备金,又促使商业银行准备更多的数字货币准备金。这一减一增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终影响,现在还难以确切地判断。同时,它以全新的货币形态进入现有的货币体系,必然会让整个货币体系的内在关系发生改变,比如货币供应量与准备金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为复杂。
推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注意事项
推行法定数字货币不能强制所有人使用电子化支付方式。每个人对支付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城市中的年轻人可能对新型支付的接受程度较高,然而一些农村地区或者老年人群体,他们习惯于传统支付。推行法定数字货币需在满足企业和居民个体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比如有些小商贩仅习惯现金交易,倘若强行推行数字货币支付,将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经营。
最后想问大家,你们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在你们所在的地方推行,有哪些能够切实可行、贴近生活的办法?希望大家能够进行评论、点赞并且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