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界,SWIFT系统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一些西方国却将俄罗斯某些银行拒之门外,这种做法在普京看来等同于宣战。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受到了广泛关注。
西方制裁方式的转变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行动迅速采取了强有力的金融限制,这与2014年对克里米亚事件逐步实施的制裁形成了强烈反差。那时的SWIFT制裁显得迟疑,而这回的行动却显得果断有力。这种转变显示出西方对俄罗斯立场的调整,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保持温和。这一态度的转变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体现。在决策过程中,许多政治人物都参与了进来。
国际金融力量的分布格局已发生变化,离心倾向愈发显著。虽然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仍有一定作用,但相较于以往,其影响力已经大幅减弱。鉴于此,西方国家决定迅速行动起来。
制裁的范围限制
这次,一些俄罗斯的大银行在西方国家的干预下,SWIFT系统的禁令被解除,但并非所有银行都受到影响。此举似乎透露出西方国家的一些担忧。据调查,俄罗斯银行自建的SPFS系统用户只有400人,而SWIFT的用户数却高达11000人,覆盖了许多国际金融机构。这说明俄罗斯的金融替代系统还无法与SWIFT抗衡,也暗示西方国家对此事的处理并不彻底。
俄罗斯的货币策略
自2014年起,俄罗斯视美元为引发制裁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因素。考虑到欧洲对俄能源的依赖性以及行政效率较低等问题,俄方认为欧元更加稳定可靠,于是增加了欧元的使用份额。尽管如此,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俄罗斯依然主要依赖美元,尽管他们期望减少这种依赖。在贸易实践中,这种货币使用的无奈状况尤为突出。以与多国贸易为例,无论身处何地,俄罗斯都无法完全避免使用美元。
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影响计算
如果西方的制裁只是部分切断俄罗斯国际银行的交易往来,并且能源交易结算渠道得以保留,那么对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预计不会超过5%。如果短期内找不到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替代品,比如某些欧洲国家,即便实施能源配给,价格上涨也有可能部分抵消俄罗斯的损失。此外,进出口管制对俄罗斯国际贸易的整体影响,粗略估计也不会超过2014年预测的5%。
俄罗斯贸易自主性发展
自2014年起,俄罗斯推行了贸易伙伴及结算货币的多样化策略,此举降低了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程度。在进出口贸易中,这一策略减少了因单一贸易伙伴变动所引发的风险。例如,俄罗斯在亚洲等地区积极拓展贸易关系,众多俄罗斯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遇。此政策使得俄罗斯在面临西方制裁时,并未受到全面打击,并且还能维持一定的贸易平衡。
西方银行的应对与科技产品出口管制
西方银行正逐步减少对俄贸易的金融援助,主要原因是担心与受制裁的俄金融机构产生联系。美国已做好限制向俄出口科技产品的准备,严厉打击他国协助俄获取含美技术芯片的行为,这也限制了俄科技产品的进口和产业进步。如果俄高科技企业无法获得必需的芯片,他们的产品研发可能会陷入停滞。
这场跨国金融制裁的结果,你觉得会是谁承受最大的损失?不妨留下你的看法,点个赞,同时分享这篇文章给更多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