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检察院的负责人指出,该院审理的金融犯罪案件呈现出九大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金融犯罪正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值得我们给予充分的重视。
非法集资案件占比高
金融领域犯罪中,非法集资案件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犯罪手段不断更新。朝阳区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受害者众多,涉案资金数额巨大。犯罪分子手段多样,从过去的线下虚假项目融资,发展到如今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实施诈骗,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资金。
虚拟货币成结算工具
虚拟货币已成为新型犯罪工具,其作为支付手段的现象需引起关注。首先,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炒作热点话题,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发行各种虚拟货币,从事非法集资和传销等非法活动。有人曾推出所谓的新型数字货币,试图吸引投资者;再者,这些虚拟货币监管困难,追回难度大,因此常被用于非法洗钱、赌博等活动,给司法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销案件网络化明显
传销案件显示出网络化的显著特点,这给打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以往的传统传销手法不同,网络传销手段更为隐蔽,它们往往借助网络商城、会员制购物等手段作为掩护,使得侦查工作难以察觉。比如,某些网络传销组织就是通过线上购物返利来吸引人。而且,它们的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也十分广泛。犯罪分子为躲避法律惩处,实施了简化的管理方式及特定的薪酬体系。他们通过构建多个独立的传销团伙来掩饰身份,从而企图躲避刑事追责。
洗钱手段迭代升级
非银支付问题频发
非银支付领域经常出现诈骗、赌博、洗钱等问题,金融创新与风险并存。非银行支付机构因为交易方便、监管难度大,常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在非法集资、网络赌博等案件中,这些机构的交易活动非常频繁。同时,由于信息链和资金链复杂,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给侦查取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互联网金融犯罪手段多样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使得犯罪手段更加复杂多变,这给“打击与防控”的同步推进带来了极大挑战。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在教育培训、就业资格、电影投资等多个领域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这种诈骗手段行动迅速、手段隐蔽且专业性强,导致涉案人员和受害者众多,涉及地域广泛,大大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海量电子数据审查难
电子数据的增多让案件审查过程变得繁杂,同时,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给金融检察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金融犯罪案件里,所涉及的资金电子数据和平台交易数据量非常巨大,远远超出了办案人员手动处理的能力范围。不同机构和部门间的数据彼此独立,形成了所谓的“数据孤岛”,这对跨地域、跨境案件的数据搜集和解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非法集资集体访减少
非法集资案件引起的集体上访事件显著减少。如今,受影响的群众更愿意用平和理性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要求。过去,这类案件常引发大量受害者集体上访,然而,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了宣传和指导,妥善解决了相关案件,受害者们也开始借助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这种转变反映出在治理金融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家觉得,在防范金融违规行为方面,公众最需加强的是哪部分意识?期待您的观点,欢迎留言。另外,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