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结算成效显著,但在充当计价货币的角色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近期情况有所转变,人民币在计价货币方面的作用正积极寻求突破,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计价货币重要意义
人民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计价货币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商品的国际定价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大宗商品领域。掌握国际定价权,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强计价货币的功能,有助于加强支付、流通和贮藏等方面的能力,降低人民币的使用成本,提升其竞争力,增强国际地位。这对于人民币全面融入国际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人民币在国际交易结算方面已取得不俗成绩,但其在货币定价环节还处于起步阶段。货币的价值不仅影响交易过程,还涉及定价主导权。若人民币欲走向国际化,增强定价能力至关重要。这对人民币的未来发展而言,是一个必须克服的挑战。
全球计价现状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揭示,截至2024年5月底,全球45种主要出口商品中,32种采用美元计价,11种使用欧元计价,仅有2种采用指数计价。这一数据表明,美元和欧元在国际计价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反映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还是以美元和欧元为主导,人民币在其中的份额相当有限。
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在与美元的对比中,在大宗商品的价格设定上显得较弱。美元凭借其长期的主导地位,在国际体系中牢牢掌握了大宗商品定价的主导权。但如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贸易区域化趋势的加强,人民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人民币计价机遇
在全球新型化的大背景下,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点。这一特点为人民币的计价能力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了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许多国家正努力探索新的货币合作方式。随着区域贸易合作的加强,对人民币在结算和计价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外部环境正在变动,各国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在提高。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地位也在增强。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贸易中倾向于使用人民币。这些因素共同为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创造了有利条件。
原油期货突破
2018年,我国在上海成立了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同时推出了人民币石油期货。这一举措意味着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问世。它不仅打破了美欧在石油市场的垄断,还填补了亚洲市场的空白,并对全球原油定价体系进行了优化。这无疑是对人民币计价货币职能的一次重要突破。
今年3月26日,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迎来了六周年的重要时刻。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整个市场生态也在持续发展。该市场精准地映射出中国及亚太地区的供需情况,已经成为全球原油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功能的发挥质量持续提高,这也进一步彰显了人民币计价机制的巨大发展潜力。
企业使用提升
《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由中国银行发布。白皮书提到,2023年人民币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涵盖议价力的提升、汇率风险的降低以及在国际贸易合同中计价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使用人民币计价的好处,并开始采用这种方式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国内企业中有43.4%的人表示,和去年相比,他们用人民币结算的合同数量增加了。这个增长有8.1个百分点。这说明人民币在商业活动中的受欢迎程度在提高,预计将来在商业往来中会更加常见。
未来发展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诸多挑战,然而,受“去美元化”趋势和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影响,其发展势头有望持续加强。国际形势的演变让众多国家开始反思过度依赖美元的风险,这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我国经济力量稳步上升,积极参与地区合作。贸易环境持续改善,金融市场逐步放宽。人民币资产既安全又能提供较高回报,数字货币亦有其独到之处。这些条件共同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你对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定价领域超越美元和欧元的前景有信心吗?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并分享给他人。